性格就是一个人看待现实和处理事情时,那种比较持久且关键的内在特点。它主要表现在你怎么对待自己、对待他人,还有对待各种事物上,通过你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来。这是个性心理学里头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内容。
明嘉隆万年间,出了三位地位显赫、手握大权的风云人物:徐阶、高拱和张居正。这三位,都是能撑起一片天、眼光独到的大政治家。不过呢,因为性格、站队各不相同,所以在三朝政权换来换去的时候,那暗流涌动、争斗不断可厉害了。“嘉隆那时候,宰相们挑大梁,干事儿得硬气,功劳大大的,数高拱最牛。他前后跟两位大佬打交道。……徐阶这人擅长藏着掖着,把天下能人志士都笼络到身边当帮手。……张居正一身本事,他管理、操控的手段,大都是跟高拱学的,但用起来更顺手。”
高拱这人,心思透亮,才智双全,既能出谋划策又能果断行事。他心里真的装着国家,也有能力去造福天下。但他为啥没能完全施展抱负,最后还落得个灰溜溜离开朝廷的下场呢?一方面是因为世事难料,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给坑了。但话说回来,他自己的脾气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后腿。
高拱这个人啊,性格上那叫一个鲜明,跟同时代的大佬们比起来,简直太突出了。就像老话说的,“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”,你瞅瞅高拱的性格,首先跳出来的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劲儿。历史人物嘛,都不可能单独存在着,同一时代、同一圈子的人,总会有些相似之处。特别是那些牛掰的政治人物,他们跟时代的互动更深。咱们从高拱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开始研究,就能更进一步挖出明代内阁那帮人的共同点,然后再顺着这条线,去摸摸明中后期中枢权力机构人事变动的那些深层次原因。
实干踏实是中国农耕文化一直特别看重的一种做事态度。明朝的大哲学家王守仁强调知行要一致,很看重实际行动,他说:“名声和实际相对应,心里多一分求实,就少一分求名。”高拱这个人的性格里,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讲究实际。他主张“如果能重视根本、崇尚朴实,做事追求简单恰当而不搞复杂,追求真实而不弄虚作假,那么事业自然就能兴旺,社会风气自然就能淳朴美好,天下还用担心治理不好吗?”
在《程士集》里头,高拱清清楚楚地说:“做事踏实,一回做就能成;不踏实,做一百回也成不了。这样只会让假话空话满天飞,坏人坏事一大堆,还没法管……说话得求真,那样靠耍嘴皮子升官的就没法瞎说了;做事得求实,那些贪图利益玩手段的就没法装模作样了;论功得求实,那些互相勾结吹捧的就没法夸大功劳了;定罪也得求实,那些玩文字游戏逃避责任的就没法掩饰罪行了。这都是人心一致的道理。”岳天雷和岳金西觉得,高拱在实际行动中,一直都坚持做对自己有用的真学问,还有对国家有益的实际政策。
嘉靖朝到了后半截,朝里的事儿是越来越糟了:“明朝到了腰杆子那儿,守边疆不行了,钱也不够用。那时候管事儿的大臣,没几个上心的。”高拱心里跟明镜似的:“现在这年头,里头官员不中用,外头边境也不安宁。”他一直盯着这些问题,慢慢地,心里有了套整改的主意。
嘉靖四十五年那会儿,高拱在进内阁前后,写了篇叫《纠正坏风气,推崇圣明治理》的文章。他总结了二十多年自己碰到和看到的社会上八个大问题:法律被糟蹋、贪污横行、人心刻薄、相互嫉妒、推卸责任、结党营私、做事马虎、空话连篇。他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,说啥“玩弄法律绝不放过、贪心不足绝不饶、提倡忠厚老实、奖励公正无私、考核工作表现、公正选拔任用、审查功劳过错、核实事情真相”,简单说来,就是《解决八大问题》的文章。
这份奏章虽然没到嘉靖皇帝手里,但后来在隆庆年间,却成了高拱推动改革的主要方针。隆庆三年十二月,穆宗又把高拱给请了出来,让他这个原来的少傅兼太子太傅、吏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,“一边管着内阁的事,一边还管着吏部”。从那时候起,一直到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他被赶走,高拱一直在努力改革那些不好的朝政风气,对当时的政治影响可大了去了。
【选才不拘】
嘉靖朝快结束时,官场风气糟糕得很,选官的时候,大家更多是看资历,而不是真本事。考核官吏时,弄虚作假的事儿经常发生,贪污腐败成了常态,上面和下面信息也不流通。高拱当上内阁首辅后,还兼管吏部选拔官员的事儿,他动手对国家的官场风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高拱在挑选用治国能手时,讲究的是“能力说话,不问来历”。他才不管吏部挑官那一套“进士优先于举人”的老规矩,也不鸟官场里论资排辈的那一套。他雷厉风行,把这些陈年旧习都给革了。想当初,明太祖朱元璋选人才,那态度可开放了,“进士、举贡、杂流,啥人都用,不偏不倚”。可到了嘉靖末年到隆庆年间,官场里就看资历,这让高拱特别不爽。他搞的第一项人才改革就是“打破旧观念,给人才出路,以后升官只看政绩,不问你是哪儿冒出来的”。
在广东那地界儿,消息闭塞,动静也难传到朝廷那里,高拱就特别指出,选拔人才得挑进士和举人,这俩得穿插着来,那些杂七杂八的、被贬谪的就先别考虑了。他主张进士、举贡、吏员这三条路一起走,这样一来,人才短缺的问题基本上就得到了解决。
跟对官员能力要求严格比起来,高拱对一些老规矩倒是放松了不少,只要实际情况需要,他不太在乎破个例选拔人才。明朝时候有个规矩,官员得避开自己老家任职:“官制后来越来越严,除了学官,其他人不能在本省当官。”但高拱觉得那些官职小、家里又穷的官员日子太难过了,所以就改了这个规矩:“以后啊,像是管学校的、管粮仓的、管驿站的、管水利闸坝的这些官,只要是本省但不是本府的,就不用非去外省了。”这样一来,他们也能安心工作了。还有,各省府学的位置有限,可需要改派的官员却越来越多,高拱就说:“不管是州学的学正还是县学的教谕,都看着情况调整,以后都按府学教授的规矩来升迁。”
古田那帮瑶族人闹事,高拱便派了爱财的殷正茂去当两广总督。这次的人事安排,算是高拱在吏部力求实际干点事的一个大动作。说到殷正茂,高拱那套“只看能力,不管其他”的说法又冒出来了:“我砸百万银子给正茂,就算他贪掉一半,事情也能马上搞定。”
【灵活调用】
明朝那会儿,吏部就是管全国文官选拔的头头。他们不光是评评谁行谁不行,挑挑人,挑完了还得想办法把人用好。就像高拱常说的:“有才能不用,跟没才能一样;用错了地方,也跟没用一样。”朝廷费心挑出来的人才怎么用,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。高拱说他们吏部,每两个月就得提拔一回全国各地的府同知以下的官员,这事儿责任重大。“要是外面的官跟他的职位不匹配,那就得看情况,忙的地方和闲的地方换换。”
说到选拔官员这事儿,高拱讲究的是实事求是。他觉得啊,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,要是把一个人放到他能发挥长处的位置上,那这个人就能大展身手,事情也能办得漂漂亮亮的。
高拱在《处理荫官及外地知府的建议》里头,改了长久以来的规矩,就是那些靠恩荫当官的不能再“打发到远处”去:“但其实吧,这些官宦子弟里头,好的坏的都有,不一定都不行,也不一定都行……他们能当知府,那为啥不能干点别的官儿呢?”中国古代有个荫袭的规矩,就是朝廷里的大官和贵族,能靠自己的地位和权力,让自家孩子也进官场。韦庆远先生说:“这种做法,说白了就是为了让那些在职的、退休的、还有死了的官们心里舒服,让他们支持朝廷……以前啊,这招儿确实管用,能稳住政权,还能拉拢人心。”
那些靠着家里背景混官场的富家子弟,占了不少官位。他们里头,有的啥本事没有,就知道混日子或者玩乐,但也有一部分,还真有点管理能力。高拱这个人,他特别坚持一个原则:“当官就得好好干事儿,不光是为了拿俸禄。”所以,他尽量让每个官员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,不会硬把他们塞到不适合的岗位上。
【培养和储备人才】
选好人才之后,高拱还特别看重“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使用”,这是他人才观念里很关键的一环。
文官这块儿,高拱一门心思要让那些能派上用场的人才都经过正规培养,让管理老百姓的官员都充足到位。隆庆五年的三月三十号,高拱给隆庆皇上上书,提议给进士们分配任务,让他们学习法律规章。殿试过后,那些没能进翰林院的进士们,就被分到了京城官员和地方官员的队伍里:“京城官员比如六部主事、中书、行人、评事、博士,地方官员比如知州、推官、知县,都由进士来挑”,经过高拱这次的改动,那些在各衙门领工资干活的进士新人们,都被要求“在自个儿衙门里钻研法律规章,熟悉政务流程……务必要弄清楚法律条文,搞明白怎么管理,这样才能对得起朝廷的信任”。
过了一个月,这招似乎没啥大用,“那些观政进士啊,还是老样子,整天凑一块啥正事也不干”。高拱一看这不行,就又对各衙门的头头们下了死命令,“你们得盯着他们学法律,规定好读书进度,时不时检查考试,或者抽些条文当面问他们,看看谁偷懒谁勤快”。他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给朝廷带来点新气象,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、不靠幕僚师爷也能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年轻官员。
【审功罪、核事实】
嘉靖年间,明朝的局势有点乱糟糟的。高拱他想帮皇上扭转这不好的风气,实实在在干点政事。他下大力气整顿官员,特别是在考核官员这事儿上,他可真是拼了命地用心。他得好好查查,看看谁是真的有本事,谁是光说不练假把式,让那些只会耍滑头的人没法再骗人,而那些真正能干的人也不会被埋没。
首先,咱得把考核的规矩给统一了,就是看实际干事的成绩。你瞧明中后期那官场,风气坏得很,从上到下,当官的大多都在那儿用权力换好处,排挤能人,拉帮结派搞私利,到处都是。就算没干坏事的,也多是没心没肺、守着老规矩混日子,真敢挑担子干事的没几个。高拱一个劲儿地说,你是啥出身、有啥名声,这些都不算数,关键是你能不能干成事,这才是评判你能不能往上升的标尺。要提拔谁、降谁,都得根据实际干的事儿来查,“就看政绩咋样,不问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”。
再者,得紧紧盯住考核时的实际操作,这主要是对科道官的监管。明朝的言官,包括了六科的给事中和十三道的监察御史,大伙儿习惯叫他们科道官。御史就像是朝廷的眼睛和耳朵,给事中呢,负责处理奏章,能在朝廷上争论对错,他们都被看作是敢于直言的人。有了皇帝撑腰,高拱动手搞了一场针对科道官的言路改革,下大力气整治了京城给事中和地方官员胡乱弹劾的风气。到后来,这改革还真有了挺不错的成效。
出彩速配-可查配资实盘平台-配资交易软件-十大股票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